
記者在11月4日舉行的內蒙古自治區“完成‘十四五’規劃 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首場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五年來,內蒙古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推動生態環境保護與綠色低碳發展協同并進,實現了“三個持續向好”。
生態屏障筑就“三個持續向好”
萬里綠色長城更加巍峨

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水平持續向好
“三北”工程攻堅戰“沖鋒號”吹響以來,內蒙古聚焦三大標志性戰役,向沙海宣戰,為綠色拓土。“十四五”前四年,累計完成造林2202萬畝、種草8000萬畝、防沙治沙4319萬畝,規模均居全國首位,森林覆蓋率、草原植被蓋度實現“雙提高”,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持續“雙減少”;
深化重點行業治理,實施生態補水、內源治理、生物多樣性恢復等系統工程,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0.6%,黃河干流內蒙古段水質連續5年穩定在Ⅱ類優良水平,“一湖兩海”重現碧波蕩漾。

綠色低碳發展成效持續向好
實施一系列節能改造和清潔能源替代,統籌節能降碳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四五”前四年,內蒙古能耗強度累計下降16.8%,以年均1.4%的能耗增速支撐了年均6.1%的GDP增長。

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持續向好
率先推進可再生能源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創新,大力發展林沙產業、生態旅游、碳匯經濟;
建立覆蓋內蒙古全區的生態保護紅線監管體系,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三線一單”管控制度,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的格局基本形成。
內蒙古日報·草原云記者:楊林枝 陳楊 程英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