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草原云·內蒙古新聞網記者 劉 惠) 近日,呼和浩特市居民孫某在相親時遭遇電信網絡詐騙,被相親對象“周某”誘投“高收益項目”,損失近50萬元。11月4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反詐中心發布這起詐騙案件,提醒廣大市民注意防范。
警方介紹,10月初,受害人孫某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則相親廣告,他點擊廣告鏈接填寫個人信息后不久,相親平臺就發來相親對象“周某”的基本資料和QQ號。因對“周某”印象良好,孫某便和她通過QQ頻繁交流,并成為男女朋友。
“周某”自稱在北京的一家石油公司上班,即將借調到呼和浩特市的石油公司上班,可以和他見面。她還透露,自己通過一家“石油平臺”投資賺了不少錢,因近期事務繁忙,她請孫某幫忙操作其賬戶。孫某按指引下載APP,登錄對方賬號買賣指定產品,見賬戶輕松盈利數萬元后,孫某對平臺的真實性深信不疑。
隨后,“周某”以感謝幫忙、共享內幕為由,引誘孫某一起投資。孫某試探性投入2萬元,不久便賺取上千元收益并成功提現。幾天后,“周某”聲稱平臺有高收益項目需一次性投入50萬元。孫某表示資金不足,“周某”主動為其“補足差額”。在穩賺不賠的誘惑下,孫某將全部存款投入平臺。然而,數日后,孫某發現自己無法提現賬戶里的錢款,女友“周某”也就此失聯,這才察覺自己被騙,并報警求助。
警方提醒,此類詐騙中,騙子會在婚戀平臺包裝成 “高富帥”“白富美”,虛構職業、收入和生活背景,甚至盜用網絡照片或偽造身份信息。他們通過溫柔體貼的聊天,迅速與受害者建立情感聯系,當信任建立后,會以 “內部渠道”“穩賺不賠”為誘餌,引導受害者參與虛假投資。他們可能先讓受害者小額獲利,營造 “真實可信” 的假象,誘使受害者投入更多資金。請大家提高警惕,切勿上當受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