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草原云·內蒙古新聞網首席記者 王樹天) 11月4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規劃實施總體成就》。內蒙古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出席并介紹了過去5年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重大成果。
綜合經濟實力實現新躍升
自2021年經濟總量首次突破2萬億大關后,內蒙古經濟總量持續攀升,2024年更是突破2.6萬億,時隔5年重新回到全國中游;“十四五”前4年GDP年均增速6.1%,比全國高0.6個百分點;2024年人均GDP突破11萬元大關,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15倍;2022~2024年連續3年保持兩位數的高增長,增速排名從2020年的全國倒數第3位躍升至正數第2位,一大批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大項目、惠及千家萬戶的優質工程集中落地,為現代化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科技創新驅動實現新躍升
“科技興蒙”行動深入實施,2022年,內蒙古科技創新能力綜合水平首次進入全國中等創新地區行列;成功研制全球最大容量構網型儲能樣機、全國首臺“零碳排放”重型礦用卡車、首套煤礦5G智能控制終端等;國內首條年產20萬噸粉煤灰提取氧化鋁生產線全線貫通;全球最大綠色氫氨項目在赤峰實現100%綠電制氫;全球規模最大、最完整的稀土冶煉分離項目在包頭投入運行;全球最大BDO一體化生產基地在烏海加速建設。
產業結構優化實現新躍升
現代化產業體系“四梁八柱”基本確立。煤炭年產量穩定在10億噸以上,外送占比穩定在60%以上,保障了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省份的煤炭供應;外送電量占比穩定在40%以上、占全國外送電量六分之一以上,連續20年居全國首位;新能源發展跑出“加速度”,全球最大規模的“沙戈荒”風電光伏基地在庫布其沙漠深處拔地而起;烏蘭察布“草原云谷”不僅匯聚數據,更成為綠電消納的典范;全國首個萬噸級新能源制氫項目在鄂爾多斯成功投產,打通了“綠電”到“綠氫”的轉化鏈條;2024年底,內蒙古新能源總裝機達到1.35億千瓦、超過火電裝機,新能源新增裝機、總裝機、發電量均穩居全國第一;包頭稀土高新區加速向“世界稀土之都”邁進,稀土新材料產值占全國比重持續領先,產業鏈不斷向下游高附加值環節延伸。
“提質+加速+迸發”
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提質增效,綠色、有機、純天然的“蒙”字標產品市場美譽度和競爭力與日俱增。
2024年,糧食產量達到820億斤,全國排名第六,可滿足4億人1年的口糧消費,牛奶產量全國第一,實現了“從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牛羊肉產量穩居全國首位,全國近一半的羊絨出自內蒙古,農業從種植到收割九成靠機械完成。
精心謀劃10大產業集群、21條產業鏈,鋼鐵、有色、化工等傳統產業智能化、綠色化改造蹄疾步穩。
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算力和智算規模居全國首位,生物醫藥、現代裝備制造、低空經濟不斷拓展新賽道,新質生產力正在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