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事業的每一次跨越,既需要蒼穹之上航天人以熱血守護國家空天安全,也離不開地面后勤保障的堅實支撐。10月31日23時44分,當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拔地而起奔赴太空,在內蒙古阿拉善盟的沙漠邊緣,一份“天然氣密碼”正悄然守護著航天人的日常生活——這密碼,是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所屬阿拉善分公司用責任與堅守筑起的生活用氣保障防線,是讓航天人在緊張任務之余能用上穩定、安全天然氣的承諾。

當日17時,距離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出征不足6小時,阿拉善分公司東風航天城氣化站的員工也早早進入了“戰時狀態”。不同于飛船發射環節的高光聚焦,他們的“戰場”在東風航天城生活區的每一段燃氣管網、每一個調壓設備旁——因為這里的天然氣,直接關系著航天人宿舍的供暖、食堂的三餐烹飪、配套服務設施的正常運轉。“航天人守護國家空天,我們就要守護好他們的‘煙火氣’,生活用氣絕不能出半點紕漏。”這是航天城氣化站全體員工的共識,更是他們落實保障的行動指南。
從保障生活區氣源穩定供應,到逐段排查宿舍區、食堂周邊的管網安全;從校準生活區調壓設備確保氣壓平穩,到24小時值守應對可能的生活用氣突發情況,每一個環節都緊扣“航天人生活需求”。深夜的值班室里,值班人員緊盯屏幕上的氣壓數據,生怕一絲波動影響生活區用氣;白天的生活區周邊,巡檢員彎腰檢查每一個閥門,確認管線有無異常;秋日的場站中,技術員反復調試設備,確保輸送到航天人生活區的天然氣“壓力穩、氣質優”。他們常說:“航天事業無小事,生活用氣保障同樣是‘國之大者’,我們必須做到萬無一失。”
在這場特殊的保供戰中,保障生活用氣的“先鋒力量”格外耀眼。黨員王興龍主動扛起了東風航天城生活區核心管段的巡查任務——這段管線直接為航天人公寓和食堂供氣,責任重大。他每天提前到崗,帶著工具徒步巡查數公里,逐個記錄閥門狀態、管線溫度,哪怕是細小的接口也反復檢查。“我是黨員,守護航天人的生活用氣,我就得沖在最前面,多走一步、多查一遍,心里才踏實。”他的行動感染著團隊里的每一個人,年輕操作工小陳跟著他學習巡查技巧時說:“以前覺得保障用氣是基礎活,現在才明白,我們守著的是航天人的‘日常安心’,這份責任必須扛牢。”從日常排查生活區燃氣隱患,到發射任務期間24小時“隨叫隨到”處理用氣問題,再到發射成功后持續優化生活用氣保障方案,阿拉善分公司的員工始終把“航天人生活滿意”作為標尺。他們知道,穩定的天然氣供應不僅是生活所需,更是為航天人解除后顧之憂、讓他們能全身心投入國家航天事業的“后勤基石”。
如今,神舟二十一號已圓滿完成發射任務,但阿拉善分公司的“天然氣密碼”仍在持續解碼——解碼的是“能源為民、服務國家”的初心,是“保障航天人生活用氣”的擔當。未來,他們將繼續堅守沙漠邊緣的保障陣地,以更精細的服務、更可靠的供應,為建設航天強國筑牢生活用氣保障防線。(趙國林 何婕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