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鶴
暮秋時節,黃河“幾字彎”畔的磴口縣濕地間,疣鼻天鵝引頸長鳴、灰鶴逐水嬉戲,候鳥靈動的身影讓這片土地充滿生機。磴口縣憑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系統的豐盈底色,成為候鳥遷徙路途中的“安心驛站”。
磴口縣素有“百湖之鄉”的美譽,境內一百多處湖泊星羅棋布,完整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系統為候鳥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棲息條件。近年來,通過庫區清淤等系列舉措,磴口縣濕地面積逐年增加,濕地生態不斷提質,僅今年上半年,奈倫湖國家濕地公園就修復濕地0.3萬畝,全縣累計修復了0.75萬畝濕地,為候鳥遷徙構筑了安全穩固的中途停歇地,2024年共監測到遷徙鳥類56種,數量達1.7萬多只。
生態的蝶變,讓鳥類成為最直觀的“見證者”。一百多處湖泊濕地為鳥類提供了充足的食源,每年吸引成群鳥類在此停留歇息,蒼鷺、大天鵝、疣鼻天鵝等多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赫然在列。從春秋遷徙季的天鵝翔集,到深秋的白鷺群舞,再到銀鷗、蒼鷺等鳥類的常態化棲息,磴口“鳥類樂園”的圖景日漸清晰。
如今,從奈倫湖的晨霧中天鵝展翅,到黃河濕地的暮色里鴨群歸巢,磴口縣正用不斷向好的生態環境,書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答卷。這些遠道而來的候鳥,既是生態改善的“代言人”,更見證著磴口縣的綠色發展之路。(岳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