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貝貝南瓜集中上市的時節。在察右中旗巴音鄉的農產品分揀中心,一個個圓潤飽滿的貝貝南瓜正經過“刷泥洗澡”“大小分級”的標準化流程,帶著泥土的清香準備發往全國各地。這種精細化的初加工模式,不僅讓貝貝南瓜賣相更好、價格更優,也為農戶拓寬了增收路。
在察右中旗巴音鄉的初加工車間內,自動化流水線正高速運轉:剛從田間采收的貝貝南瓜,經傳送帶進入分揀區進行干洗,工人與智能分揀設備配合,按大小、品相分為不同等級,最后打包裝走。這樣既保留了貝貝南瓜的新鮮度,又避免了人工清洗的損耗。“我是本地人,在這里打工一個月能掙5000多元,既能照顧家庭,又能掙錢,真好。”察右中旗巴音鄉西水泉村村民張潤枝說。
察右中旗萬潤種養殖家庭農場的負責人王鵬舉介紹,今年他家種植了500多畝貝貝南瓜,除了自家種植,還積極收購周邊農戶的貝貝南瓜,讓農戶的產品有了穩定銷路。
“以前,我們直接在地里采摘貝貝南瓜,隨后發貨給客戶;現在,客戶需求不一樣了,必須清洗加工再發貨。我們上了一套大小分揀干洗設備,客戶要大的有大的,要小的有小的,清洗后的貝貝南瓜品相很好,價格也能賣得稍微高點。”王鵬舉說,更重要的是,從種植、采收再到分揀包裝,貝貝南瓜產業鏈已帶動周邊300余人實現就業,讓鄉親們在家門口就能找到穩定工作。
從田間地頭的“土疙瘩”,到分揀線上的“標準化產品”,小小的貝貝南瓜,不僅承載著農戶們的增收希望,也折射出鄉村產業從“重產量”向“重品質”的轉型。下一步,察右中旗將繼續圍繞貝貝南瓜的深加工、品牌包裝等環節持續發力,進一步拓寬產業鏈條,讓貝貝南瓜成為帶動農戶增收、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大產業”。(孫國俊 王磊 高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