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階段是個體生理成熟、心理發展與價值觀定型的“拔節孕穗期”,這一時期的引導如同小麥灌漿期的陽光水分,直接影響“一季莊稼”的收成。青年時期形成的價值觀具有基礎性和穩定性,因此,“扣好第一粒扣子”顯得尤為重要。
從時代維度看,青年的價值取向不僅直接影響其自身的發展軌跡,更與社會價值導向及國家的發展進程息息相關。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于關鍵階段,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其是否樹立起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直接影響到中國夢的實現進程。此外,青年在成長過程中面臨著多樣化的挑戰,在學習方式轉變、人際交往拓展、職業方向選擇等多重挑戰下,青年需以正確價值觀為指導,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保持清醒頭腦,不隨波逐流,不被錯誤思潮所裹挾,這是“扣好第一粒扣子”的現實意義。
青年學生要主動踐行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筑牢思想根基,深刻領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將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層面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層面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公民層面價值準則內化為思想自覺。這一過程需按照由淺入深、由遠及近的規律,從日常生活的行為準則入手,如引導青年誠信對待學業、友善處理人際關系,再逐步上升到對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責任擔當,避免將價值觀視為抽象概念,而是轉化為可操作可踐行的具體準則。
要以“勤學修德”積累成長底氣。知識是價值觀的重要支撐,學習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題,青年正處于學習科學知識的最佳時期,只有下得苦功夫,才能求得真學問。這里的“學習”不僅指專業知識的學習,還包括道德修養的提高,既要秉持銳意進取的精神錘煉過硬本領,又要以高尚的道德標準嚴格約束自身行為,正確認識榮譽、金錢、名利等現實問題,防止陷入功利化陷阱。只有把勤學與修德結合起來,才能在面臨人生選擇時保持清醒頭腦。
要以“融入大局”實現價值升華。青年的個人理想要與社會發展、國家需求同頻共振。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很多青年駐村書記舍棄城市生活的優渥條件,把青春理想同鄉村振興戰略緊密融合,在幫助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時,也實現了自身價值的提升。在科技創新領域,航天團隊里的青年工程師們秉持“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夜以繼日鉆研衛星導航、載人航天等技術,用智慧和毅力突破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讓中國航天事業不斷攀升新高度。要引導青年深刻認識到,自身價值的達成從不孤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過程中,無論是投身科技創新、鄉村振興,還是參加社會服務、文化傳承,都是把個人理想匯入國家大局的實際表現,只有把“小我”融進“大我”,在奮斗中釋放青春能量,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教師的言行舉止對青年價值觀的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育工作者應秉持教書育人的使命擔當,助力青年穩妥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以優良的師德師風為青年學生樹立榜樣標桿。
要以思政課強化價值觀引領。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要遵循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規律,從基礎教育抓起,貫通到高等教育。在教學中,不能僅僅停留在填鴨式的理論灌輸層面,而是要結合青年成長特點和時代要求,把道理轉化為青年聽得懂、愿意聽、信得過的話語。比如,通過分析青年身邊奮斗的榜樣,闡釋青春是用來奮斗的;通過剖析社會熱點問題,提升青年明辨是非的認知能力。只有讓思政課活起來,才能真正幫助青年筑牢思想根基。
要以“育人優先”理念引領教育方向校正。教育的本質是育人,學校要加大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力度,幫助青年樹立科學的擇業觀,培養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關心青年身心健康,針對學生在學習、生活及人際交往中出現的適應困難等問題,及時開展心理疏導和成長幫扶。只有把育人融入教育全過程,才能讓青年在關鍵時期不走彎路,成為有本領、有品德的棟梁之材。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不僅是青年成長的希望所在,更是教育肩負的使命要求。青年要主動扛起時代重任,在樹立正確價值觀、錘煉過硬本領、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人生升華;教育工作者要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堅守師德師風、創新思政教育、堅持育人為本中助力青年成長。青年與教育工作者攜手并進、同向而行,方能確保人生的扣子扣得精準、扣得緊密、扣得牢固,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匯聚起強大的青春力量。(作者:白寶花,單位:呼和浩特民族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