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通遼市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六場“打造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篇”舉行。通遼市商務局有關負責同志介紹通遼市融入國家開放大局、推進橋頭堡建設成果,并答記者問。

通遼市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現場。李旭明 攝
開放平臺與通道建設實現關鍵突破
通遼市首家多式聯運海關監管場所正式投運,推出“一單制”“一箱制”業務模式,大幅提升物流效率;中歐班列(通遼)恢復開行,截至目前已發運10 列,貨值近2.5億元,為對外貿易搭建起高效陸路通道。通遼保稅物流中心(B 型)封關運營,已完成 6 批次貨物通關,貨值超1100萬元;開發區首列回程中歐班列在通遼保稅物流中心(B 型)完成報關清關,“中歐班列+保稅”聯動模式成功落地,正式構建通遼市對外開放“雙平臺”體系。與此同時,G5511二廣高速聯絡線等交通項目順利通車,為開放通道建設筑牢基礎。

滿載55個集裝箱貨物的中歐班列從通遼駛向莫斯科。圖片來源通遼市融媒體中心微信公眾號
外經貿領域齊頭并進成效亮眼
全市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預計達250億元,年均增長率約8%,9個旗縣市區實現出口“全覆蓋”,貿易伙伴已突破10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開魯縣獲批全國首個辣椒出口大基地,霍林郭勒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躋身自治區內外貿一體化試點基地行列,冠心舒通膠囊進入蒙古國市場。全市實際使用外資達4.25億元,共10個國家和地區投資者在通遼新設外資企業27家,開放型經濟活力持續增強。

全國首個出口辣椒“大基地”落戶通遼市開魯縣。圖片來源通遼市融媒體中心微信公眾號
市場開拓與區域合作協同效應凸顯
通遼市借力“一帶一路”建設契機,組織180余家企業參與廣交會、進博會等國際性展會,在迪拜、新加坡、韓國、中國香港等國際展會上簽訂多項合作協議,為拓展海外市場注入新動能。推進吉南遼北蒙東六市一體化發展,連續舉辦兩屆聯合招聘會,提供崗位1萬余個,實現203項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推出“遠程虛擬窗口”服務模式。此外,圍繞“悅來通遼”文旅品牌,推出多條精品旅游線路,舉辦西遼河文化節等特色活動,并借助“蒙超”賽事推動文旅體商深度融合。

通遼市舉辦第二屆吉南遼北蒙東六市一體化協同發展聯合招聘會。圖片來源網絡
招商引資與國際人文交流齊頭并進
通遼市聚焦產業鏈開展精準招商,引進國內招商引資項目到位資金1562.35億元,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人文交流領域,建成內蒙古蒙醫藥工程技術研究院院士專家工作站,并推動內蒙古民族大學加入“中阿高校10+10合作計劃” 等國際協作機制,深化與海外的學術、文化交流,為向北開放注入更多人文內涵。(斯琴 李旭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