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2025年秋季鳥類監測數據顯示,保護區內共記錄到10目22科41屬68種75311只鳥類,相較2024年秋季增加21442只,以雁鴨類為主,包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鴻雁、白琵鷺、大天鵝等15種1979只,珍稀鳥類種群數量實現穩步增長。

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路線的關鍵節點,呼倫湖不僅是東北亞鳥類遷徙的 “生命通道”,更是亞洲水禽重要的棲息繁殖地。為確保候鳥棲息和遷徙安全,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加強了對候鳥等野生動物的保護管理。保護區內已形成“水、陸、空、點”立體化巡護體系,做到“時間全天候、地域全覆蓋”。巡護人員通過加密巡護頻次、擴大巡護范圍、打擊違法行為等一系列措施,重點強化對候鳥遷徙停歇地與活動區的管控。

同時,呼倫湖保護區管理局還積極開展受傷鳥類的救護工作。在候鳥遷徙季持續關注候鳥遷徙情況,一經發現因受傷、體弱等原因不能順利遷徙的鳥類,將迅速開展救治,確保救護工作的及時、有效。


隨著保護與管理能力的不斷提升,保護區內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持續改善與恢復,吸引越來越多的鳥類在此棲息繁殖,呼倫湖保護區正成為候鳥遷徙途中名副其實的“溫暖驛站”,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正在這片水草豐美的濕地上徐徐展開。(左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