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松山區2025年高標準農田建設秋季施工推進會召開。與此同時,松山區安慶鎮白廟子村高標準農田項目現場也是一派忙碌景象。
在安慶鎮白廟子村旱作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施工隊正忙著平整耕地。秋收剛結束,地里的玉米秸稈都清完了,現在正是趕工期的好時候。白廟子村黨總支書記李艷秋告訴記者,施工隊每天早上7點開工,天黑才收工,為的就是爭取早點讓工程完工,不耽誤明年的春耕。
“我家3畝地都納入了高標準農田建設,以后澆水更方便、施肥也更省心了,還能在工地打工掙錢。”白廟子村村民劉大姐一邊忙碌一邊開心地說。
據悉,松山區目前已與村集體經濟組織簽訂以工代賑合同額22.82萬元,此前還培訓了130名村干部和務工人員,目前各標段已列出以工代賑清單,確保10%以上的施工任務由當地群眾承擔。
松山區作為農業大區,必須扛起保障糧食安全的責任。高標準農田建設秋季施工推進會要求各參建單位壓實責任,實行“日調度、日通報”,嚴格落實“項目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合同管理制、項目和資金公示制”,同時繃緊安全生產弦,確保建成一畝、達標一畝。此外還要落實以工代賑政策,讓當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松山區耕地面積294萬畝,糧食年生產能力超8.5億公斤。截至2024年底,已建成高標準農田163.66萬畝,占現有耕地的55.6%。”松山區農牧局農田建設股負責人孫秀軍向記者介紹道。2025年,松山區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為40萬畝,總投資10.23億元,涵蓋新建高效節水農田9萬畝、旱作農田18萬畝及改造提升農田13萬畝。
在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開工前,松山區農牧局積極組織設計、施工、監理、全過程管理單位和項目區鄉鎮、村進行對接并確認施工地塊和實施計劃,主動對接國土、林草、水利及文保等相關部門,提前核對嚴格限制施工區域,確保上圖入庫數據準確無誤。項目自開工以來,已完成4.749萬畝建設,投資約1.2億元。此前因秋收,田面工程暫時停工,如今,全區3個標段已全部復工。
松山區將重點推進秋季施工進度,爭取主體工程年底完工,此外,還將打造3萬畝“建管運營一體”示范單元,總結可復制的經驗。為完善建后管護,嚴格執行《松山區農田建設項目建后移交管護辦法》,讓高標準農田長期發揮效益。
“我們還要儲備2026年以后的新項目,讓更多農田變成‘噸糧田’,為鄉村振興注入動力。”孫秀軍說。
夕陽西下,白廟子村的施工隊仍在忙碌,平整后的田壟如五線譜般整齊。隨著秋季攻堅的推進,松山區40萬畝高標準農田將在明年春耕前煥新亮相,為保障糧食安全、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筑牢堅實基礎。 (王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