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公園也能玩出科技感?答案就藏在杭錦旗百靈路與林蔭北路交匯處。如今,一批智能健身器材已悄然入駐這里的轉角口袋公園,讓這座小公園既成了居民鍛煉的“新據點”,也為尋常的健身時光增添了趣味。

走進公園,四組智能健身器材有序擺放。器材旁的長椅側面,嵌入式自動充電口格外顯眼,居民鍛煉間隙隨手就能給手機充電,徹底解決了出門運動擔心設備沒電的顧慮。52歲的王虎是這里的常客,他剛握住智能漫步機的扶手,器材前端的顯示屏便即刻亮起,運動次數、運動時間、卡路里等實時數據清晰呈現。“以前鍛煉全靠感覺,現在看著屏幕上的字,心里也有數了。”王虎笑著說。現在他會根據數據及時調整運動節奏。更讓他滿意的是,每次運動結束,器材還會響起溫和的語音播報:“您已運動20分鐘,消耗120千卡,建議補充水分。”

這些智能器材堪稱“迷你健身教練”,智能太空漫步機、智能腰部按摩器等均搭載多維傳感器,能精準捕捉運動者的步頻等細節,通過內置算法換算成直觀數據,讓每一次鍛煉都有跡可循。器材采用極簡操作設計,老人、孩子輕觸屏幕即可切換模式,完全符合“智能不復雜”的民生需求。更值得期待的是“線上+線下”聯動服務:居民掃描器材二維碼即可接入專屬小程序,實現運動數據同步等功能。

夕陽西下,只要有行人靠近,智能器材頂端的太陽能燈便會自動亮起。柔和的光線灑在器械上,既清晰照亮了運動區域,又不會讓人覺得刺眼。這些燈的設計暗藏巧思:白天依靠陽光儲存電量,夜晚則通過紅外感應裝置,在有人走近時觸發開啟,人離開后自動熄滅,既節能又能保障夜間鍛煉安全。

如今,居民們早已告別“憑感覺”健身的時代,這座街角公園也悄然成為周邊居民的新“健康驛站”。這份藏在公園的美好,還將加速向更多地方蔓延。下一步,杭錦旗計劃在百靈公園新增智能健身區,把當下的“單點試點”升級為更具規模的“場景集群”。

從轉角口袋公園的“初試鋒芒”到百靈公園的“升級”,杭錦旗正以民生需求為支點,將智能設施悄然融入城市肌理。這些藏在公園里的“智慧伙伴”,不僅讓“科學健身”觸手可及,更用細節詮釋著杭錦的民生溫度——屏幕上跳動的數據,既是當下的健康印記,更是這座城市持續生長的活力證明,未來的幸福圖景正由此徐徐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