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內陸腹地,正憑借中歐班列的“鋼鐵駝隊”,躍升為開放前沿。一個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服務更優的外貿營商環境,正在鄂爾多斯加速形成。
今年以來,鄂爾多斯市以中歐班列為引擎,創新拓展“班列+”業態,將中歐班列的通道優勢轉化為本地產業發展的競爭優勢和外貿營商環境的制度優勢,為企業“走出去”鋪設了一條高效便捷的國際物流通道,開啟全市對外貿易發展新格局。
“班列+產業”,培育對外開放“新動能”
近年來,鄂爾多斯市不斷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推動“班列+產業”深度融合,積極培育外貿新增長點,優化區域外貿結構。
今年8月開行的首列“家電專列”,是這一模式的生動實踐。依托綜合保稅區政策紅利,推行“多源集結—綜保區發運”創新模式,幫助企業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享受申報、查驗、集拼一體化通關便利,運輸時效較海運縮短一半以上,為中歐班列的常態化、多元化運營提供了新范本,吸引更多國內企業將鄂爾多斯作為“中國智造”產品出海的重要節點,推動區域外貿結構持續優化與升級。
“班列+園區”,打造降本增效“主引擎”
依托鄂爾多斯綜合保稅區的平臺優勢,“班列+園區”模式正成為集聚外貿新動能、優化服務體驗的核心引擎。鄂爾多斯綜合保稅區憑借便捷的國際物流、高效的通關服務和完善的產業配套,吸引企業聚集,為中歐班列提供穩定、多元的貨源支撐;創新推行“保稅+集貨”雙重降本增效舉措,將貨運“出海口”延伸到企業“家門口”,進出口貨物可提前倉儲,根據班期集中短駁至發運站,實現“原料零庫存、產品即發運”的高效供應鏈管理。
今年以來,園區及周邊發運的日用品、機械設備等班列達10列,貨值1.8283億元,拉動對外貿易額增長8000萬元,形成“通道”與“產業”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班列+企業”,激活企業出海“加速度”
鄂爾多斯將優化營商環境的著力點放在精準對接企業需求上。針對本土汽車企業出海面臨的物流時效長、資金回籠慢等問題,推動中歐班列與車企開展深度戰略協同,推行“班列+企業”定制化服務模式。通過動態梳理全市乘用車發運需求,規模化貨源組織與集約化裝箱分配,積極協調班列發運計劃,實現汽車班列“有需求即發運”,貨物運輸時長從以往的20至30天縮短至15天以內,有效保障新車交付效率,加速企業資金周轉。
2025年1—10月,開行的3列“汽車專列”貨值達4417萬元,拉動汽車出口規模擴大至10億元,顯著提升了車企的出口積極性和國際競爭力。
未來,鄂爾多斯市將通過優化中歐班列線路網絡,提升口岸效率,深化產業聯動,精準優化外貿營商環境,持續增強“班列+”業態的核心競爭力,為共建“一帶一路”注入強勁動能。(王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