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看老照片

小兒子為母親擦臉
本網訊(草原云·內蒙古新聞網記者 張巧珍)“母親養我們小,我們養她老,這是天經地義的事。”11月2日,家住呼和浩特市軍區勝利路小區101歲老人的小兒子范明根一邊給母親擦手一邊笑著說。這位走過一個世紀的老人名叫楊翠珍,出生于1924年,如今耳不聾眼不花,精神矍鑠,身后是4個兒子輪流守護、婆媳和睦、四世同堂的幸福畫卷。
楊翠珍的晚年生活,藏著一套“規律密碼”:一日三餐,牛奶、面包、雞蛋、面條、包子輪換著來,口味清淡卻暖胃;每天定時睡覺、定時起床,連起夜都有家人貼心照料。閑暇時,她最愛聽一段晉劇,熟悉的唱腔一響起,老人就會跟著輕輕哼唱,眼角滿是笑意。
“這是老大的閨女梅梅,這是老二的燕燕,這是老三的曉雪……”楊翠珍拿起老照片,如今還能一一叫出晚輩的名字。誰能想到,這位如今被捧在手心的老人,不僅是撐起一個家的“女漢子”,更親歷過戰爭年代的苦難——她曾親眼目睹大哥被日本人砍死,這份傷痛成了她心底永遠的印記,也讓她更懂和平與親情的珍貴。
為了拉扯大4個兒子,楊翠珍打了一輩子零工,在橡膠廠軋過膠,在鋼鐵廠搬過料,在糧站守過場子,甚至在工地里和男人們一起挑水泥,干重活。
“我媽那時候累得腰都直不起來,肩膀至今一邊高一邊低,卻從沒讓我們餓過一頓。”回憶起往事,62歲的范明根眼眶泛紅。4個兒子中,小兒子范明根是父母“偏疼”的孩子,但這份偏愛從未讓兄弟間產生隔閡。從商量照顧排班,到采購母親愛吃的食物,再到陪同散步聽戲,兄弟四人從沒有紅過一次臉。家人曾提議找保姆幫忙,卻被老人一口拒絕:“有娃們在,我啥都不缺。”
更難得的是,這個大家庭里,婆媳關系比親母女還親。4個兒媳輪流給老人洗衣、做飯,逢年過節還會湊在一起給老人選新衣服。如今,老人的重孫子已經上了高中,每次放假都會第一時間來看太奶奶,把學校里的新鮮事講給她聽。
“媽身體好,心情好,就是我們全家最大的福氣。”范明根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