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歲重陽,敬老情長。重陽節之際,記者走訪看到了這樣的場景:活動室里,老人們愉快地打牌、下棋;為老餐廳里,大家吃著營養可口的飯菜;養老院里,養老護理員貼心服務;市智慧養老監管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緊盯數據情況,確保服務到位……近年來,烏海市深化醫養結合,為老年群體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讓老年群體從“養老”變“享老”,托起幸福“夕陽紅”。
居家養老 樂享好生活
“今天幫我做個艾灸吧。”在海勃灣區新華西街道海達社區黃華小區老年之家,居民劉文香躺在理療床上等待中醫理療師為她理療。
今年7月,海勃灣區新華西街道海達社區黃華小區老年之家正式運行,內設合唱、武術內養功、中醫診療等多類課程、服務項目,還有為老餐廳,讓轄區老年人能夠享受更加便捷的養老服務。
居民劉文香經常來這里做中醫按摩理療,自從街道有了老年之家,她再沒有去過其他地方。“這里價位合適,理療師手法專業,待人親和,而且離家近特別方便。”劉文香說。

居民在養老服務中心休閑娛樂。
在烏達區烏蘭淖爾鎮養老綜合服務中心,居民們的生活也多姿多彩。該中心占地面積 700平方米。室內使用面積200平方米,設助餐點、理療室、文化室、保健室、棋牌室、理發角等服務空間。室外設有孝烏廊、桑榆亭、民政惠民廣場、休閑花園、漫步小徑等空間,為老人提供親近自然、休閑散步的好去處。“以前老人們休閑的地方很少,夏天可以在室外,冬天只能去村委會的一間小活動室玩。現在,我們活動的地方可大了,還有按摩椅等貼心設施。這里還會定期舉辦活動豐富我們的生活,我們對這個養老綜合服務中心特別滿意。”烏蘭淖爾鎮居民王占亮說。
今年,烏海市不斷完善“六級六邊”養老服務網絡建設。集中力量新建(改建)5個以上嵌入式小區老年之家,其中海勃灣區2個、烏達區2個、海南區1個。海勃灣區新華西街道海達社區黃化小區老年之家、烏達區巴音賽街道朗峰小區老年之家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海勃灣區鳳凰嶺街道和平社區陽光麗舍B區老年之家、烏達區濱海街道朗峰二期小區老年之家已初步建成;海南區拉僧仲街道青庭小區老年之家正在建設中。新建(改建)3個農區鎮養老服務中心,其中,烏達區烏蘭淖爾鎮養老綜合服務中心改造工程已完成并投入使用,其他兩個正在建設中。
人才培養 專業更貼心
隨著人口老齡化,如何讓老年人得到更好的照顧,成為了急需解決的問題。烏海市不斷培養專業人才,全面提升老年人養老護理水平。
“在幫助臥床老人上廁所前一定要做好所有準備工作。”
“幫助老人喝水也是很有講究的,鼻飼老人如何護理,能夠自主吞咽的老人又有不同的護理方法。”
近日,在市職業技術學校,市民政局2025年度全市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培訓正在開展。本次培訓共有56個課時,采用“理論授課+實操演練”的模式,幫助更多人掌握科學的護理知識與技能,為老年人提供規范的護理服務,為全市養老服務行業注入專業力量,夯實人才隊伍基礎。

養老護理員培訓。
“此次培訓從事或想要從事養老護理工作的人都可以報名參加,培訓由市職業技術學校護理專業教師和養老培訓機構老師擔任。”市民政局老齡工作和養老服務科工作人員羅欣怡說。
學員王胡平在烏海市一家養老院工作5年的時間,但是她一直未取得養老護理員證,此次參加培訓就是希望進一步提升護理能力,持證上崗。“我們在工作時接受過培訓,但是一直未考取相關資格證,這次來我覺得很有意義,學到了很多在日常工作中沒有注意到的細節,這次回去會更好地為老人提供服務。”王胡平說。
烏海市不斷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開展各類培訓工作,確保年度養老護理員、家庭照護者培訓鑒定和老年人的能力評估任務的全面完成。推動本地職業院校與養老服務機構建立合作關系,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發揮2個自治區養老服務人才基地的綜合功能,實現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有效對接。持續推動“北疆銀齡”志愿助老服務行動,完善《烏海市志愿為老服務管理辦法》,實現老年志愿服務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智慧養老 監管有保障
在智慧養老方面,今年,烏海市也下了大功夫。
“今年烏海市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在通用界面的基礎上專門打造了個性化界面,展現書法等特色元素。此外,我們還對整個系統做了升級。”市智慧養老監管服務中心負責人王建新說。
此次升級,機構養老模塊全面啟用,所有在機構居住的老人信息檔案均上傳至平臺并每月3次巡檢,確保老人真實入住,避免出現冒領補貼等問題;護理人員檔案也全部完善,護理人員是否有資格證書,證書等級等信息均清晰標注。
機構養老補貼補助管理也全部完善,核準發放補貼人數等均由系統自動判定,相關養老機構只需網上提交申請,等待民政部門審核通過即可;養老機構老人能力評估,評估報告直接網絡上傳,方便檔案保存,同時還能根據老人能力等級匹配相關服務。
市智慧養老服務平臺還增設了志愿服務模塊,志愿者線上線下報名,通過審批后將生成檔案信息,此后每次累計服務時間。服務時,志愿者根據下單老人需求開展服務,同時必須服務夠時長才能計入服務時間,服務時還需拍照上傳,避免虛假服務。“志愿者中服務最長的志愿者已經累計服務6000多分鐘了,我們鼓勵更多人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王建新說。
今年,烏海市不斷推進全國基本養老服務綜合平臺試點工作。根據國家、自治區數字民政幸福養老系統的相關要求,已經完成烏海市智慧養老服務綜合平臺養老服務信息化系統架構設計、功能優化、界面設計等整體升級改造。與公安、人社、衛健、大數據中心等部門完成60歲以上老年人口基礎信息數據共享,配套相關數據鏈接,錄入老年人信息11.2萬條。簡化為老服務補貼資金發放程序,推動辦理流程線上化,提供便捷的在線申請、審核、查詢等服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正在對全市九類特殊困難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老年人進行全面的摸底調查和能力評估,建立精準化管理臺賬,目前已對10家養老機構完成評估工作,評估范圍覆蓋入住養老機構全部老年人。同時,針對九類老年人的信息采集工作也在穩步推進,目前已成功采集4080人的相關信息,評估九類老年人2184人。
從社區食堂的煙火氣到機構養老的專業守護,從智慧平臺的精準響應到居家養老的多樣選擇,烏海市正通過“政府主導、市場供給、社會參與”的全域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實踐案例,讓老年人的需求得到多層次、多樣化的滿足,讓“夕陽時光”浸潤溫情。(張楚研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