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風送爽,碩果累累。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城川鎮麻黃套村廣袤的土地里,一幅熱鬧的豐收畫卷正在徐徐展開。這里規模種植的1200畝牛蒡迎來了集中采收期,村民們與機械協作,正忙著將一根根長度過半米、形似山藥的“黃金根”從沙土中拔出,去土、整理、捆扎、裝車,流程井然有序,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芬芳與收獲的喜悅。

捆扎好的牛蒡(萬盼盼 攝)
今年,麻黃套村的牛蒡迎來了產量與價格的雙重保障。據了解,這里的牛蒡畝產高達約8000斤,地頭收購價穩定在每斤0.9元以上,效益可觀,讓這片土地煥發出新的活力。來自江蘇徐州的客商正在現場幫忙采摘,他對這批牛蒡的品質贊不絕口:“這兒的牛蒡直順、肉質緊實,品質非常出色。而且麻黃套這里的土地和天氣也非常適宜種植牛蒡。我們收購的牛蒡,經過分揀加工后,將主要出口到韓國、日本等國際市場,很受歡迎,市場前景廣闊。”
產業的蓬勃發展也為周邊地區創造了大量季節性就業崗位。采收現場,許多來自外地的務工人員組成了專業的采收隊伍。一位正忙著給牛蒡捆扎的工人表示:“我們是從鄰近地區過來的,這邊采收季工錢不錯,每天穩定能掙200多塊錢,是一個增加收入的好機會。”

工人正在捆扎牛蒡(萬盼盼 攝)
牛蒡作為一種藥食同源的作物,它渾身是寶,營養價值高,被稱為“東洋之參”“蔬菜之王”“長壽菜”,在國內外市場,尤其是東亞地區,擁有穩定的需求和廣闊的前景。它既可作為高端蔬菜食用,更是加工牛蒡茶、牛蒡酒、牛蒡提取物入藥等深加工產品的優質原料。此次牛蒡的成功種植與暢銷,不僅為當地探索出了一條特色高效的農業之路,也有效優化了種植結構,更通過直接雇傭的方式,帶動了村民與周邊務工人員的增收。
對于未來的發展,當地思路明確。下一步將著重于鞏固種植技術、穩定產銷渠道,積極維護與國內外客商的合作關系,確保牛蒡產業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這根從麻黃套村土地里收獲的“黃金根”,把土地、技術、人力擰成了一股繩,結出了“致富果”,成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帶動農民增收的堅實力量。相信未來,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還會生長出更多增收的故事、更美的鄉村圖景。(萬盼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