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超賽場,足球不僅是一種競技,更是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載體,是勞動的頌歌。職超是職工和企業共同成長進步的舞臺,是職工體育和全民體育的雙向奔赴。職超的可持續發展將為全民健身事業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為體育強國的建設作出不可或缺的貢獻。
“綠茵燃激情,職超繪華章”,2025中國職工足球超級聯賽總決賽,10月31日將在西安迎來巔峰對決——為期17天,大連、西安、武漢三地同時開戰,80余場比賽輪番上演,36支職工代表隊、千余名球員同場競技,這一場屬于全國4億多職工的體育盛宴,向社會集中展示了職工足球和職工體育的成果和魅力。
和火遍全國的“村超”“蘇超”等各種“超”相比,職超來得稍晚一些,但它來得正當其時,它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順應了4億多職工的關切,寄托著社會各界的期待。
職超是“以人民為中心”辦體育理念的切實體現,是落實《關于釋放體育消費潛力進一步推進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和《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的扎實舉措。“足改”方案明確要求“推動社會足球發展,廣泛開展各級各類足球賽事活動”,而職工足球正是社會足球的重要部分。
職超是職工足球和社會足球的相互成全。沒有4億多職工參與,社會足球何以“社會”?職工足球的普及程度直接關系到群眾足球基礎的穩定與牢固。與職業聯賽聚焦競技成績、注重營銷不同,職超以“服務職工、推廣足球”為核心,以企業組隊、跨區域比拼的形式,推動足球運動走進工廠、園區、寫字樓與大街小巷。4億多職工背靠著1億多家庭,職超的問世毫無疑問將會讓更多的孩子愛上足球,對于社會足球氛圍的營造、足球人口的增加、足球人才的培養和鍛造,有著難以估量的意義和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
以“世界第一運動”足球為抓手,職超將促進職工體育成為體育強國建設的重要力量。我國建設體育強國的核心要義,在于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的協調發展,奧運戰略與全民健身同行。職工足球作為職工體育的重要支撐,其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著群眾體育的整體發展質量。以“低門檻、高參與”為特點的職超將成為職工體育發展的引擎,有利于職工體育人口的增加,有利于職工體育保障服務和職工體育產業的發展,有利于職工體育文化的繁榮。職超不斷尋找與城市足球的深度融合,還將激活城市體育消費場景,彰顯城市活力,成為傳播城市文化、促進文旅發展的窗口。職超的可持續發展將為全民健身事業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為體育強國的建設作出不可或缺的貢獻。
與其他各種“超”不同,在職超賽場,足球不僅是一種競技,更是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載體,是勞動的頌歌,是普通勞動者夢開始的地方。當足球遇到勞動,來自各條戰線的職工將工作中錘煉出的品格融入綠茵場,石油人的拼搏、建筑人的精準、汽車人的創新、金融人的嚴謹、能源人的團結等,都在綠茵場上展露無遺。從工廠、車間、寫字樓到綠茵場,變的是賽道,不變的是勞動者的勤勉、匠心與團結。
也正因為工人階級這種與生俱來的品格,職超成為職工形象和企業精神的生動展示和激情表達。濰柴動力隊將“永不懈怠、永立潮頭、永爭第一”的企業精神,融入每一次拼搶、射門和防守;濟南能源集團的隊員用“一張網,一盤棋,一條心,一股勁”的經營理念,詮釋著團隊足球的真諦;昔日參與西安國際足球中心建設的陜建控股集團的隊員,今朝在自己建設的專業球場揮灑激情,“以前在這流汗建球場,今天在這流汗踢球”,身份的轉換賦予職工足球特殊的精神內涵,也讓職超向社會輸出濃濃的正能量。
以體育之光,照亮職工精神家園;以職工之名,促進體育強國建設。職超是職工和企業共同成長進步的舞臺,是職工體育和全民體育的雙向奔赴,將為奮進中國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和希望。(劉穎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