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呼和浩特市武川縣上禿亥鄉(xiāng)的霍石柱,只是一位普通的農(nóng)民,但卻在命運的重擊之下,活出了不普通的模樣。
2015年,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奪走了他兒子的生命,兒子生前貸款承包土地經(jīng)營松樹育苗項目,因為無法及時調(diào)出變現(xiàn),留下了43萬元外債。兒子突遭變故去世后,霍石柱沒有逃避,而是鄭重承諾:“只要有我在,就短不下大家一分錢。”
一句諾言千斤重?;羰ㄟ^種植經(jīng)濟作物、家庭副業(yè)和公益崗位,一點一滴積攢著還債的錢,終于在2022年底還清了所有債務(wù),也讓一家人走上了致富路?;羰墓适聜鏖_后,被評為“內(nèi)蒙古好人”,入選2024年第一、四季度“中國好人榜”候選人,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誠信是最好的臉面”。
有人說,“父債子償”是傳統(tǒng),霍石柱卻將這句古話轉(zhuǎn)化為“子債父還”的當(dāng)代實踐,他沒有講什么大道理,只知道“欠債還錢,天經(jīng)地義”。當(dāng)今社會,失信之事時有發(fā)生,有人欠錢不還,有人轉(zhuǎn)移資產(chǎn)……和這些人相比,霍石柱的堅持猶如一束光,照亮了“誠信”二字,也讓更多人堅信誠信的力量。
誠信如金,不在言語,而在行動;守信如玉,不在一時,而在一世。霍石柱用7年的堅持,償還了兒子的債務(wù),挺起了誠信的脊梁。誠信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每一次選擇中的堅持。感謝霍石柱,他用最樸實的方式,為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誠信大課。(李慧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