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林草種質資源普查項目收集保存的種質資源經凈選、制作、封裝后入庫,阿拉善盟種質資源臨時保存庫正式投入使用,為阿拉善荒漠生態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筑牢了“基因屏障”。

阿拉善盟種質資源臨時保存庫已入庫阿拉善地區采集的各類林草種子666份,涉及81科253屬397種;各類林草植物標本1008份,涉及62科142屬260種,其中包括瓣鱗花、肉蓯蓉、脹果甘草、甘草、斑子麻黃、半日花、沙冬青7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以及胡楊、鎖陽等阿拉善特色鄉土植物種子。

阿拉善盟種質資源臨時保存庫以“低溫保存、數智檢索、掃碼溯源”為核心功能,配備專業儲藏柜,通過溫度調節,最大限度保存種子活力,保障了標本形態與信息完整性。同時,利用電子檔案系統,實現種質資源信息數字化錄入、分類歸檔與快速檢索,輸入關鍵信息即可一鍵調取保存詳情,自動開柜至相應位置;結合“一物一碼”標簽,掃碼即可同步查看種子的植物分類信息、采集地點、時間等核心數據,全程追溯管理,既保障儲藏安全,又提升資源查詢與利用效率。
臨時保存庫的建成投用,填補了阿拉善盟林草種質資源專業化臨時儲藏的空白,實現了荒漠特色種質資源從“零散收集”到“系統保存”,從“紙質記錄”到“數字管理”的關鍵跨越,并通過對珍稀瀕危、特色鄉土物種的精準保藏與動態溯源,為后續種質資源鑒定評價、良種選育、生態修復提供了核心基因素材。(曾令飛 康芙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