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轉型的當下,科技創新既是企業打破發展瓶頸、搶占行業制高點的“金鑰匙”,也是地區培育特色產業集群、激活經濟增長動能的“強引擎”。
近年來,開魯縣眾多企業以技術革新推動生產模式升級、產品附加值提升,跳出“粗放加工”的局限,通過龍頭企業的科創突破帶動上下游產業集聚,構建起“企業強、產業興、民生富”的良性循環,為地方經濟注入持久活力。
走進內蒙古玉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水葡萄糖生產車間,不見人影卻滿是科技感,智能中控屏上實時跳動著溫度、濕度、轉化率等數據,以公司2024年啟動的淀粉綜合深加工二期項目為核心,讓“一粒玉米”的高端化蛻變全程無需人工干預,生動詮釋了科技創新對企業與地方發展的雙重價值。

“玉王生物自2005年入駐以來,已成長為占地2000畝、總資產20億元、員工800余人的本地企業,發展成為玉米加工、熱電聯產、淀粉深加工、倉儲物流、產品研發等五大板塊的玉米深加工企業。”內蒙古玉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正鵬向記者介紹,公司曾先后獲評“國家級農牧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自治區民營百強企業”,成為了開魯縣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的生動縮影。

依托深厚的科創底色,玉王生物的產業版圖持續擴張:
淀粉生產線年加工玉米已達130萬噸,可生產90萬噸淀粉及37萬噸玉米蛋白粉、玉米油等副產品,產品遠銷六十余國;
熱電動力中心以國內先進設備年發電9000萬度、產蒸汽近100萬噸,為包括無人車間在內的全公司生產提供穩定能源;
3萬噸變性淀粉生產線則憑借研發技術突破,產品覆蓋食品、醫藥、造紙等多領域,打破了傳統加工的附加值瓶頸。
此外,為支撐企業長遠發展,玉王生物持續提升科創能力,先后斥資2000萬元建成了3500平方米的自治區級研發中心,集研發、實驗、中試與質檢于一體,現已拿下6項自主知識產權專利,并與國內多所知名院校共建“產學研”平臺,助力產品深度研發。
在此基礎上,玉王生物的科創實力更帶動了區域產業集群發展,90萬噸淀粉產能吸引了通遼市中圓生物、圣達生物、華曙制藥等下游企業入駐開魯,2017年“通遼開魯玉米生物科技特色產業基地”獲評自治區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形成了從玉米初級加工到膠、糖、醇、藥的完整鏈條。

?。▋让晒庞裢跎锟萍加邢薰径诠こ探ㄔO中)
科創紅利不僅體現在生產端,更惠及著周邊群眾。玉米收購中,玉王生物憑借技術優勢可加工其他企業拒收的等外品玉米,玉米收購價每市斤比周邊高2-3分錢,農民每畝增收 32-48元。同時,公司800余名員工中有90%來自周邊鄉鎮,年平均工資及福利超4.2萬元,連同下游企業帶動3500人穩定就業,相關家庭年均增收3萬元左右,推動了本地區交通物流、餐飲服務等行業的持續繁榮,真正成為了地方經濟發展的“穩定器”。

從手動操作到無人車間,從單一加工到產業集群,玉王生物以科技創新持續改寫玉米深加工的“新玩法”。隨著淀粉綜合深加工二期—年產30萬噸賴氨酸等新項目的投產及后續發展,這家扎根開魯20年的企業,將繼續以科技為筆,在鄉村振興與產業升級的畫卷上不斷書寫新的精彩篇章。(馬月 郎靜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