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鳳全——這位多倫縣多倫諾爾鎮新倉村的牧馬人,是村里發展“馬背經濟”、帶動鄉親致富的“領頭雁”。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他和鄉親們一起策馬奔騰,一路馳騁。
多倫諾爾水草豐美,鳥語花香,松濤草浪間,村民段鳳全策馬馳騁。回想20年前,段鳳全家養著300多匹馬、200多只羊、幾十頭牛,是村里名副其實的養殖大戶。為了改善日益惡化的草原生態環境,他帶頭響應全縣禁牧政策,忍痛割愛,賣掉家里的牛、羊和部分土種馬,重新規劃未來的生產生活。
新倉村景色宜人,草原廣袤,多倫諾爾鎮黨委、政府瞄準新倉村的旅游資源,把發展鄉村旅游、特色賽馬產業寫進政府工作報告,鼓勵村民發展特色種植業和鄉村旅游業。這些政策“春風”讓段鳳全看到了希望,他開始訓練良種馬,參加盟里、縣里組織的馴馬、旅游服務培訓,學習其他牧戶的養馬技藝,前往全國各地參加賽馬比賽,詳細了解馬產業發展現狀以及馬產業與文旅融合的經驗。
2022年,段鳳全培育的良種馬已達100多匹,他創辦了多倫縣首家騎馬教學點,每年夏季都會迎來一大批學員。馬廄旁的空地成為大家騎乘的課堂,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學員在韁繩起落間感受北疆文化的魅力,讓這個藍天碧草間的教學點有了“國際范”。段鳳全自豪地說:“我的徒弟不僅有國內的,還有國外的,最遠的是從新加坡來學騎馬的。”
教學點成立當年,段鳳全建起馬文化民宿,成立了“二全野騎俱樂部”。依托令人心曠神怡的美景、獨特的民宿服務,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來賞景度假,體驗騎行的樂趣。
黨的好政策讓段鳳全的致富路越走越寬,他拉著十幾戶村民搞起了農家院,用自家養的土雞、山間采摘的菌子、特制的“二泉酒”招待客人,農家院里種植西紅柿、黃瓜、豆角等各種有機小菜,滿足游客觀光采摘的需求。至此,一張“學騎術+住農家院+品草原味”的旅游品牌在新倉村打響了。段鳳全滿臉幸福地說:“好日子是黨給的,咱不能忘了根!”
如今,段鳳全的馬文化民宿已經發展到縣外。“跟著黨走,路子正,心里亮堂!”這位馬背上的致富人,在黨的光輝照耀下,讓馬產業與文旅產業同頻共振,在鄉村振興的賽道上,踏出深感黨恩的獨特“舞步”。
(劉偉 劉彥北)





